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日本怎么教育孩子的_日本教育小孩的方式是什么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日本的孩子怎么教育的?
链接A:夏令营
2004年8月12日至17日,由中国、韩国、日本三国90名青少年组成的国际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进行。其间中国孩子的表现令人失望。
30名来自我国北京、呼和浩特市和当地的蒙古族少年、30名韩国青少年、30名日本青少年共同参加了草原探险,队员中最大的19岁,最小的只有12岁。在为期5天的夏令营中,主办方精心设计了由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步行到内蒙古五角枫自然保护区和翰嘎利湖的活动,平均每天步行30公里,全部是野外宿营。正值当地遭受罕见的高温天气,整个行程十分艰苦。日本少年个个身背巨大的行囊,显然此前已经做足了准备,把野外生存条件的艰难想到了极尽,当地随行的人员看到日本小孩瘦小的身体却背着与其不相称的包裹,想要帮忙,立即遭到严辞拒绝,日本小孩觉得受到了侮辱。同行的中国孩子却叫苦不迭,队伍中手机铃声不断,全部都是中国的孩子在向家长诉苦。活动结束时,日本、韩国的孩子对当地独特的蒙古族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加赞赏,他们说:“头一次感觉到大地有这么大,原来只知道书本上说地球很大。”中国的孩子却不以为然,只盼望着早点回家。
链接B:历史试题
甲午战争是公元哪一年爆发?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这是中国的历史考题。
日本人出的历史试题却不是这样考的,他们的题目是: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场,日清战争(他们叫日清,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八年抗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请分析。
我们一天到晚研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赔偿二万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那又怎么样?反正都赔了,银两都给了。最主要的是将来可能会打!所以人家就分析了,日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日本部分人认为: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日本的油轮就统统走台湾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就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日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条在日本叫做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锁起来,日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日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海军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因此这部分人预测,公元2015年—2020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日本教育界的情况是现在开始,把未来战争、假想战争当作时事,再小心谨慎地在那里准备。
历史考试题目在日本那里是思考与应对解决的,在我们这里是背李鸿章伊藤博文。
对 比
关于夏令营的新闻已经不是新闻,早在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与30名中国孩子,曾经在内蒙古共同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中充分暴露出中国孩子在生存能力方面和中国青少年教育中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曾一度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有识之士痛感于中国学生身上的诸多弱点以及中国青少年教育在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上的种种问题,曾发出过“救救教育”“救救孩子”的大声疾呼。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12年过去了,我们的教育现状并未发生脱胎换骨、今非昔比的根本改观。
究其深层原因,是中日两国所奉行的教育方向大相径庭。日本施行危机教育,中国则努力营造盛世环境。
日本的危机教育体现在对儿童的教育上,强调以下方面的品质与技能:
培养坚韧顽强的毅力。只有让儿童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而不是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才能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他们放心地把孩子放到荒野里磨练,要求小学生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面对既无水源又无食物的艰苦的自然环境,安营扎寨,寻觅野果,捡拾柴草,寻找水源,克服重重困难,进行自救活动。野蛮其身体,文明其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他们强烈的危机感。 日本的危机教育与忧患意识不仅仅体现在学校,更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和民众心理。
他们拍摄《日本沉没》:未来某日,因地壳运动,日本列岛即将沉没太平洋。从首相、科学家到平民百姓都为挽救日本覆亡的命运做最后的努力。我们则宏扬主旋律表现光明,展示成就和风采。
他们对民众的危机教育深入人心。在日常的危机训练中,不仅要学会面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自我求生和保护,也要学会面对突遇的恐怖袭击的种种自救措施。在他们每年生产的恐怖电影中,我们也能看到这种危机意识对国民潜移默化的警示教育。而我们的国民危机教育还很不够,仅局限于在“某某纪念日”搞些演习活动,印发一些宣传单。
他们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地震来了要找空地和坚固物体趴下、火灾中必须匍匐出逃等等,很多家庭都有急救箱和一箱矿泉水,以备不时之需。而我们很多人都分不清楚110,120,119的区别。
他们接受崇尚强者的教育,我们则喜欢怜惜保护弱者。对于二战的记忆,他们的记忆是珍珠港和美国,因为珍珠港他们打败了强大的美国。而我们的记忆则是1937和南京……
他们把中国优质的无烟煤大批购买然后沉到海底以备不时之需,他们的国土森林覆盖率超过60%却连筷子都使用我们中国进口的木材制造……我们则在无休止地开采矿产,砍伐已经少得可怜的森林,反正中国地大物博。
……
未 来
中日两国的历史和现状使得两国必然成为对手,而且不仅仅是夏令营里的较量。
从过去到未来,从经济到政治,从夏令营到历史试题都体现着这种较量,然而我们尚不曾占上风。这就需要我们反省与思考。
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对孩子的教育定了“理解”,“指导”,“解放”三条原则。他说:“时势既有改变,生活也必须进化;所以后起的人物,一定优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主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这样,便是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一生忧患的鲁迅先生曾在中日两国矛盾激发,渐成对手的时代在日本留学、工作,对两国人的理解不可谓不深,而为人父的责任不可谓不重,所以他所表达的东西应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因为,目前的情形并不比那时候好多少。
面对对手,我们该怎么办?
二、教育孩子的书籍怎么教育孩子的书籍
在确认采购什么样的育儿书籍之前,最好是先梳理清晰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是学习知识的?还是财商的?还是能够帮助孩子一生的情商教育?比如说是情商教育,那么可以看看丹尼尔戈尔曼先生的《情商》系列书籍,或者卡尔威特的书也可以,当然家长也可以自己上网搜索天子学的“亲子情商培训师”相关学习,帮助自己收获更多专业的情商育儿知识。
三、儿童绘画教育 六岁的孩子怎么教育
自己不要教,到正规的培训机构,看代课老师是不是正规本科艺术类毕业的。
六岁属于前期绘画,可以从儿童山水,卡通动漫学起。如果孩子很调皮,就学儿童卡通画和儿童山水,简单而且好玩,不会产生厌烦感。如果孩子很安静,可以学习卡通动漫。
学习1年问问老师,如果进步很大,停了前面的课,学习一下素描,只学一年(除了让孩子走艺术这条路得一直学),这一年的素描可以教会孩子的构图、立体思维。学时间长了会厌烦。在这一年过程中,让老师给孩子还布置每月2-3个卡通动漫和山水的作业,看看进步怎样。
学完素描一年再回到卡通动漫或山水。
8岁左右就能看到孩子在绘画方面是否有天赋,没有的话作为兴趣可以学学,有天赋就重点培养。
四、儿童的教育应该怎么做如何才能正确的教育孩子
教育,是每个作为父母应尽的责任,家长对孩子教育方式的好坏,可以说决定着孩子未来人生的方向。
那么家长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下面的五种方法让你明白。
1、“当孩子的好朋友”
作为父母爱孩子是我们的天性,一份责任。但在培养孩子中,如果家长总是以高高在上的身份去爱孩子,这样传递给孩子的爱,总会产生一条“缝隙”!
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要与孩子亲密无间地交谈,而不是做一个高高在上传达命令的独裁者。
2、“让孩子自信”
不管是宝宝刚懂事还是孩子已经大学毕业要步入社会,在各阶段中,家长最应该给予孩子的不是经济上的支持、不是预先帮孩子规划好人生未来道路的支持,而是给孩子充分的自信和鼓励!
教育、鼓励孩子是家长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你应该告诉你的孩子:“没问题!爸爸/妈妈相信你!”你要告诉你的孩子:“哦!宝贝,你这件事做得真好!”
不应该对孩子说:“你就是不行,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等等这些话来摧毁孩子的自信心地。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不是在否认孩子的行为中建立起来的。
3、“陪伴”
孩子不是需要我们的钱,而是需要家长的人本身!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中有这么一句话:“人需要人!”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在人的环境下才能长成。
孩子出生后,如果他的成长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那么他就会孤独、无助、没有安全感。家长需要让孩子清楚自己的存在,需要人对他确认、理解、鼓励,这样他才能建立自己独立的人格!
否则,他会渐渐产生恐惧感、对人生的无助感,也就没有办法成长。
4、“确认”
一个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孩子是不知道的,家长要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里不带有任何表扬和批评,家长要客观地帮助孩子分清是非。实际上确认是家长帮孩子培养价值观的一系列过程。所以,家长要明白孩子不会自动地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这些都是学来的,是我们家长不断灌输的结果。家长要帮孩子分清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教育方式多变通”
在教育过程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几乎的千篇一律,并不会去变通。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用50种方法去教一个孩子,看他最适合哪一种,但是我们往往用一种方法教50个孩子。”
作为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不应该死板般地“照方抓药”,应该要研究孩子的生活习惯,从中选择定制一套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五、小孩子怎么教育?
别人都说大人是原件,小孩是复印件,所以我们想要小孩子学习好的大人就一定得做个好榜样。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怎么教育孩子的_日本教育小孩的方式是什么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日本怎么教育孩子的_日本教育小孩的方式是什么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母婴健康成长群,学习健康育儿,产后瘦身,添加 微信:1533261829 备注:好身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ytcf.com.cn/1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