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您认为孩子教育的重点_您认为孩子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小s女儿才艺兼备,你认为孩子的教育和家庭有关吗?
- 2、小s女儿才艺兼备,你认为孩子的教育和家庭有关吗?
- 3、你认为孩子的学前教育有必要吗?如有必要,应学些什么?
- 4、你们觉得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容易出错的细节有哪些,比如过度溺爱孩子,认为孩子的任务是学习,从不让
- 5、13小孩被责骂后跳楼身亡,你认为家长应如何教育孩子才不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一、小s女儿才艺兼备,你认为孩子的教育和家庭有关吗?
有关,一个孩子的才艺兼备与家长的策划,引导,培养是分不开的。当然孩子的爱好天
覆也有关系。只要孩子爱好,家长就全力支持,培养,孩子就一定是个才艺兼备的优秀人才!望采纳
.
二、小s女儿才艺兼备,你认为孩子的教育和家庭有关吗?
一、一定有直接的影响
孩子的成长跟家庭的教育是有直接影响的,如果家庭的教育是特别到位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一帆风顺的,如果家里的教育根本就不管不顾,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有一定的伤害的,所以说我们作为家长的话,一定要对孩子的教育,做出一定的努力,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成为一个让人关注的胜利者。
二、从小教育好了,长大才不会后悔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如果是从小我们就把孩子培养特别优秀,孩子才会特别顺利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他才会走到最完美的一个结果,长大以后孩子才不会后悔,总之我们想尽一切的办法让孩子在自己的起跑线上就能够成功,这样的话我们应该注重孩子的一些教育,不管是从哪个方面,父母必须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
三、找孩子的兴趣
在孩子从小的时候就要发觉孩子的一些兴趣,在孩子的兴趣当中,我们可以培养他的一个成功,如果孩子喜欢一个演绎,或者是孩子喜欢一个独特式,可以把自己特长演员先给大家的项目,家长就要做出一些努力,使孩子在这个特长上面更加的发挥自己,只要跟着孩子的成长,才会使孩子在起跑线上不会被压倒。
一个孩子的成长是有父母教育的首要关系,虽然说孩子在学校的时候要通过老师,但是回家的时候一定要让父母陪着一起来完成学习,这样的话孩子才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教育方式。
三、你认为孩子的学前教育有必要吗?如有必要,应学些什么?
答案是有必要。学期教育主要学的有:怎样适应集体生活,讲文明,懂礼貌;怎样学会独立自理能力,做到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怎样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怎样开发孩子的创造力……首先,父母必须对学前教育有正确的认知,学前教育并不是要求孩子学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拼音,会算多大的加减法……而是学会生活自理能力、学会与人相处的能力、学会文明礼貌以及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等。
很多父母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阶段让孩子拼命学小学化的东西,学得越多越好父母越开心,甚至成为他们与人聊天时炫耀的资本。说他家孩子才几岁就会背多少首古诗;会读多少单词、短语;会算一百以内的加减,尤其珠心算学得特好……这些东西,小学都会重新学过,对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与创造力来说,并没有多少优势。
就说珠心算,孩子算得又快又好,从单一来说,确实反应能力不错,但一年级、二年级……所学的数学,大部分体现在应用上面,需要孩子会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一个单一的计算结果。就比如一个应用题,必须是会列算式,才能有结果,如果孩子不会列算式,算得再快又有何用?其次,孩子的成长,尤其幼儿时期,学习成绩从来不是衡量他们以后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在幼儿时期,注重孩子适应社会能力的成长,更有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每个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也许并不知道铃声响了就是上课或下课了,也许并不知道集体生活从来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而是要按一定的规矩或规律行事。也许他之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进入幼儿园后才发觉,原来这些事我自己也可以做得更好,甚至自己完成这些事,成就感以及心情,比爸妈或爷爷奶奶代劳更让他快乐。
也许曾经必须穿纸尿裤,现在却能自己完成如厕。也许以前只会画单调的线条,现在却能想象线条里面,有另一个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哪怕表面上别人什么也看不到,自己依然能自娱自乐地快乐玩耍……最后,父母与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鼓励孩子,保护好孩子的创造力。
而不是随意地给孩子贴标签,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你吃饭就是磨磨蹭蹭,你算数都不会,就是个笨蛋,你怎么乱拿别人的东西,那是“小偷”行为……你给孩子怎样的评价,孩子慢慢的潜意识里就会有怎样的行为。为了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还是多多鼓励孩子为好,发现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认同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你会发觉,孩子给你的无处不是惊喜。
没有哪个人天生就什么都会,给孩子成长的机会,也给孩子更多的认可,让孩子在父母与老师的双重爱之下,快乐无忧的成长。小树苗之所以会长成参天大树,是经历无数的风雨才换来的,而不是一步登天。放下你的忧虑,不要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孩子需要父母的爱与认可。
相信孩子,尊重孩子,恰当地鼓励孩子,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就是给孩子最好的学前教育。
四、你们觉得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容易出错的细节有哪些,比如过度溺爱孩子,认为孩子的任务是学习,从不让
你以为孩子们都喜欢玩ipad、手机?不是的!他们只是害怕孤独而已。
你以为孩子们最自豪的是学习成绩好?不是的!他们最自豪的是人缘好。
你以为孩子们天生就不爱听讲?不是的!是我们的课堂让他们变成这样。
根据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20多所中小学校的问卷调查,孩子们的想法是这样的:
-
渴望成为集体中有用的人
很久以来,学习成绩一直被当作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硬指标”。“当学生的,首先就得学习好。”这是很多成年人常有的看法。但在孩子们眼中,最让他们感到自豪和满足的并不是成绩,而是能否在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46.19%的孩子表示,最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可以帮助身边的人解决问题,有一群好朋友。只有21.07%的孩子认为,考试取得好成绩或在竞赛中取胜是最值得自豪的事。
-
渴望有情感的老师
在被问到“假如你是老师会怎样”的时候,34.46%的孩子表示,自己会像朋友一样对待学生,听他们说心里话;25.7%的孩子希望成为讲课生动有趣的老师,让自己的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17.96%的孩子想做不偏心的老师,尊重每一个人,民主地管理班级。
-
渴望启发思考互动式课堂
79.22%的孩子表示:他们喜欢能够启发自己思考的互动式课堂,可以分成小组讨论、实践,有分享和提问的机会。7.66%的孩子最喜欢“老师侃侃而谈,从头讲到尾”;10.08%的孩子最爱课堂上的“各种多媒体手段”。
孩子对世界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可很多孩子却不能真心爱上学习这件事,因为孩子们缺少的并不是求知的热情,而是发挥主动性的机会。
-
渴望获得父母的肯定、尊重与帮助
孩子们最担心的事情依次为:成绩差,班级排名下降(20.16%);表现不佳,被老师请家长(18.14%);对学习失去兴趣,找不到努力方向(17.74%);和同学关系不好,受排斥(17.57%)。
很多孩子在采访时,说:“如果我是家长,肯定不对孩子说‘你看别人’。”可见,孩子们并不是抵触父母的管教,只是不希望自己像“奴隶”一样,被动地接受别人的管理。
-
渴望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4.8%的孩子表示,希望“与父母和朋友到处旅行,开拓眼界”;20.46%的孩子希望“多看自己喜欢的书和资料,拓展知识面”;18.32%的孩子想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孩子们对社会实践的热情反映出,他们对“学以致用”的渴望。这与“现在孩子喜欢沉溺于虚拟世界”的看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然,每个家长或者教育工作者对孩子的看法都并非相同,但是上面的调查反映了孩子的心声。看看这些想法是不是与我们平时的想法和做法相违背,就知道在教育这方面,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五、13小孩被责骂后跳楼身亡,你认为家长应如何教育孩子才不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首先,父母自己应该端正教育方式,拒绝棍棒式的武力教育。
记得之前有人采访一位考上清华的学生家长,如何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家长自豪的说,都是打出来的,题目做错了要打,考试得不了满分要打,总之是被打进清华的。
我实在难以想象这种看似成功的教育方法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怎样的折磨,她的心里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正确的教育,应该是父母与孩子做朋友共同成长,而不是打着为她好的名义,强逼着她往家长喜欢并且设计好的路上走,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么跟流水线生产有什么区别?
孩子自出生就被规划好了人生,然后按着图纸去施工,严重影响了孩子个性的发展。
其次,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以鼓励为主,在跟孩子的相处上要多一些耐心。
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才会发问,没经历过才会出错,作为家长应该在他出错或者遇见问题的时候给他及时的引导,帮助他换种思路看待问题,而不是靠责骂和吼声。
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不经意的做法都会印进她的脑子里。
有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家暴环境里的孩子日后实施家暴的概率也会更大。
最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换位思考,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有家长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责备孩子,殊不知此举会对孩子造成极大心理伤害,她虽然不知道什么是自尊心,但她却能清楚的感觉到路人落在自己身上奇怪的目光。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您认为孩子教育的重点_您认为孩子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您认为孩子教育的重点_您认为孩子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母婴健康成长群,学习健康育儿,产后瘦身,添加 微信:1533261829 备注:好身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ytcf.com.cn/1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