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李嘉诚孩子(如何培养李嘉诚孩子的能力)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如何培养李嘉诚孩子(如何培养李嘉诚孩子的能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李嘉诚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孩子会从父母那里学到处世哲学,所以父母要注意以身作则。 李嘉诚在教育子女方面是很成功的,他的两个儿子在商界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大儿子李泽钜帮助其父亲打理家族传统生意,二儿子李泽楷在新闻媒体、数码港、电讯盈科等业务上接连取得令人注目的业绩,靠自己的奋斗赢得”小超人“的美誉。李嘉诚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做正直的人,要注意考虑对方的利益 做正直的人,李嘉诚的这种思想由来已久。那是1943年的事情,父亲刚刚去世,为了安葬父亲,李嘉诚含泪去买坟地。卖地给李嘉诚的人,是两个客家人。李嘉诚将买地钱交给他们,并坚持要求去看地。这两个人看李嘉诚是个小孩子,以为好欺骗,就将一块埋有他人尸骨的坟地卖给他,并用客家话商量如何掘开这块坟地,将他人尸骨弄走。 可是,李嘉诚听得懂客家话。他震惊地想,世上居然有如此心黑、如此挣钱的人。甚至连死去的人都不放过;想到父亲一生光明磊落,即使现在将他安葬在这里,九泉之下的父亲也得不到安眠的。 李嘉诚深知这两个人绝对不会退钱给他。就告诉他们不要掘地了,他另找卖主。这次买地葬父的一番周折,深深地留存在李嘉诚的记忆深处,使他不仅上了一堂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真实面目的教育课,而且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独自创业的李嘉诚来说,也是面临在道义和金钱面前如何抉择的第一道难题。这促使李嘉诚暗下决心;不管将来创业的道路如何险恶,不管将来生活的情形如何艰难,一定要做到;在生意上不能坑害人,在生活上乐于助人,做正直的人。 李嘉诚不仅自己坚持做正直的人,而且还着力培养孩子们这种美德。小儿子李泽楷曾说:”我从家父那里学到的东西很多。最主要的是怎样做一个正直的商人。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与合伙人的关系。李嘉诚常常教育俩个儿子,要注意考虑对方的利益,不要占任何人的便宜。 2、注重孩子的文化教育 李嘉诚对孩子的教育开始很早,当李泽钜和李泽楷八、九岁时,每当董事局要开会,他们兄弟俩就会坐在专门为他们而设置的小椅子上。进行独得的商业熏陶。不仅如此,李嘉诚既具有细心又有耐心,总是在会后鼓励两兄弟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认真地进行解答。两个儿子称赞父亲是最好的商业教授。 当两个儿子读完小学和中学后,李嘉诚就将他们送到国外留学深造,从他们自身条件以及能力方面打下坚实基础。李嘉诚说在西方先进国家留学深造,既可以优先吸纳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可以使他们充分运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外面的世界,去增长他们的见识,一如俗语所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家长需知勤力求学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闭门读书,根本不认识外面的新生事物,则只是一个书呆子。 3、教育孩子不要过于计较个人得失 李嘉诚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勤俭节约,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榜样。甚至到他成为巨富时,他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十分平淡。克勤克俭、不求奢华、他带的是廉价的日本表,穿的是十年前的西装,居住的是三十几年前的房子。他要求孩子们养成勤俭节约饿习惯,当孩子在美国留学时,鼓励孩子勤工俭学。李嘉诚教育孩子们,创业之初,重要的是抓紧机会锻炼自己家,使自己学到真正的商业本领,而不要其计较个人的得失。 4、给孩子磨砺的机会 为了培养孩子们独立处事的能力,能更多的积累商业经验,李嘉诚允许两个儿子在大学毕业后,各自在加拿大创业一段时间,以证实自己的才华。当儿子李泽钜在温哥华发展物业的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时,李嘉诚总是信赖儿子的意见,放手让他去处理每一个难题。苦尽甘来后,李泽钜也由此得到了面对各种创业艰辛的信心。 5、告诉孩子处世哲学 李嘉诚认为,作为企业家,每时每刻都在与人打交道,注意人们怎么想,怎么做,以及做什么都是日常工作中的一种必要。李嘉诚告诉孩子们:“工商管理方面要学西方的科学管理知识,但在个人为人处事方面,则要学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不断修身养性,以谦虚的态度为人处事,以勤劳、忍耐和永恒的意志作为进取人生的战略。” 不仅如此李嘉诚还总结出前人的养身之道来教育孩子怎样重承诺。他说:“如果要取得别人的信任,你就必须重承诺,在作出每一个承诺之前,必须经过详细地审查和考虑。一经承诺之后,便要负责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难,也要坚守诺言贯彻到底。 在李嘉诚的培养下,两个儿子都能独立处理加拿大世界博览会旧址的庞大发展规划,以及策划收购美国哥顿公司”垃圾债卷”等一系列大动作中,都表现出惊人的胆识和灵敏的商业头脑,李嘉诚曾自豪地说:“即使我不在,凭着他们个人的才干和胆识,都足以各自独立生活,并且养家糊口,撑起家业。”
二、揭秘富豪家庭从小是怎样教育子女的
大多数白手起家的世界富豪在教育子女的金钱观、理财观方面都不吝惜时间与精力,总结一下他们这方面的观点,能给我们对于孩子的理财教育带来参考和借鉴。李嘉诚:让儿子当球童靠白手打拼起家的李嘉诚很早就开始关注对孩子的培养,据说,当李泽钜和李泽锴还只有八九岁时,他就专设小椅子,让两个儿子列席公司董事会。次子李泽锴的零用钱,都是自己在课余兼职,通过当杂工、侍应生挣来的。每逢星期日,他都到高尔夫球场去做球童打工,背着大皮袋跑来跑去,通过自己的劳动,领取一份收入。李泽锴将打工所得,除了用作自己日常的零花钱之外,有时还资助生活困难的同学。李嘉诚知道后十分高兴,他对妻子说:“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准有出息。”王永庆:节俭出名的父亲他供给学费、生活费都算得很精准,就像管理手下企业般,总是给得“刚刚好”,不让他们有一丝享受奢侈的机会,此外,和儿女联络都是写信,从不打电话,“因为觉得打电话太贵了”。王永庆的女儿王雪红说,父亲写信多半写他自己的工作心得,告诉她公司发生了什么事,他如何处理等,父亲特别强调凡事要“追根究底”,会告诉她公司发生了什么事,他如何追根究底。盛田昭夫:只有“纯真”并不够许多父母怕孩子染上贪钱的恶习,就不让孩子沾上金钱的边。在充满竞争和风险的社会中,如此“纯真”很容易被淘汰。已去世的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刚懂事时其父就告诉他:你是家中的长子,未来的米酒商。盛田昭夫从小就被当作家产继承人来培养,逐渐变得精明能干,学会了精打细算,后来终成大器。沃森:规划自己的“钱”程理财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规划自己的理财目标、计划等。IBM前董事长沃森就要求他的儿子从上初中时候起做每周的零花钱支出计划,每月的收支目标,使儿子很小就树立了商业意识,最后也成了IBM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良好的理财习惯创造了其灿烂的一生。摩根:能省不如会赚摩根财团的创始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当年靠卖鸡蛋和开杂货店起家,发家后对子女要求严格,规定孩子每月的零花钱都必须通过干家务活来获得,几个孩子于是都抢着干。最小的孩子托马斯因年龄小抢不到活干,于是每天买零食的钱都没有,非常节省,老摩根知道后对托马斯说:“你用不着在用钱方面节省,而应该想着怎么才能多干活多挣些钱。”这句话提醒了托马斯,于是,他想了很多干活的点子,广开财源,零花钱渐渐多了起来,他最后明白了,理财中开源比节约更重要。洛克菲勒:奖励比惩罚更有效洛克菲勒共有5个儿女,家庭财力远非普通人家可比,但他对儿女的日常零用钱却十分“吝啬”,规定儿女们的零用钱因年龄而异:7、8岁时每周3角,11、12岁时每周期1元,12岁以上者每周2元,每星期发放一次。他还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账本,要他们记清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时交他审查。钱账清楚、用途正当的,下周还可递增5分,反之则递减。同时,孩子们能做家务事还可得
三、中外的富豪们是如何从小培养子女养成财富意识的?
不少父母忌讳与孩子谈钱,害怕太早对孩子灌输金钱观,会令他们一切向钱看。古今中外,很多富豪之所以能够迅速积累财富并使财富创造巨大价值,这和他们的理财观念和能力密不可分在教育孩子金钱财富观念上,大多数白手起家的富豪在教育子女的金钱观、理财观方面都不吝惜时间与精力,那么富豪们是如何培养子女金钱和理财观?
李嘉诚:苦难是最好的学校
虽然李嘉诚的儿子李泽钜、李泽楷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但是拥有巨富的李嘉诚毫不娇惯两个儿子,从小就让他们接受苦难教育,并且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教导他们节俭。他用生活的道理教导儿子。温室里的幼苗不能茁壮成长,他就带他们看外面的艰辛,比如:一同坐电车坐巴士,看路边报摊小女孩边卖报纸边学习功课那种苦学态度。
李嘉诚认为父母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下一代的将来影响很大。李嘉诚每次给孩子零花钱时,先按10%的比例扣下一部分,名曰所得税。这样,小孩在花钱时不得不事前进行仔细盘算,做一个全盘和长久考虑。当孩子在外地读书时,李嘉诚给他们开了两个银行账户,其中一个账户上的钱他们绝对不能动用,这些是准备给他们完成博士课程的费用。如果要使用另一个账户的金钱,他们必须写信给李嘉诚报告,他会在24小时内回复。后来因为他们功课太多,才接受他们要求改用电话说明。
1990年,做了4年打工族的李泽楷,在父亲的指令下回港。李泽楷顺从父亲,也许是他厌倦了异国打工生涯,也许认为父亲的公司里更可“随心所欲”,大展拳脚。
李嘉诚并不以为小儿子的实习期已结束,只安排他到和记黄埔做普通职员,跟随行政总裁马世民学艺。马世民则安排他到旗下的公司工作,这与他喜欢的电脑工作基本对口。最初的日子,李泽楷向父亲抱怨薪水太低,还不及加拿大的1/10,是集团内薪水最低的,都抵不上清洁工。李嘉诚说:“你不是,我才是全集团最低的!”李嘉诚从集团支取的薪金才5000港元。
比尔盖茨:从小培养劳动意识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赚钱的速度快得惊人,仅用十几年时间就积累了富敌数国的庞大资产,这实在是一个财富神话。
然而,这位世界首富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却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他还对打折商品感兴趣,不愿为泊车多花几美元……
比尔·盖茨还严格控制着孩子们的零花钱,在他的要求下每个孩子都需要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并且不能向大人寻求帮助,从小就培养他们付出才有回报的劳动意识。
比尔·盖茨父母的教育经中有非常重要的五个字:“尊重,坦诚,爱。”这是为人父母者的眼光和格局,因为父母信任和支持,比尔·盖茨才能走出人生辉煌的第一步。
同样,当比尔·盖茨成为父亲以后,他也继续发扬着父母的教育理念,从不去干涉孩子们的职业规划,并且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的“爱好”提供便利,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潜力。
虽然零花钱给的不多,也从不鼓励自己的孩子买奢侈品,但是对于他们的兴趣爱好,盖茨都会100%支持。詹妮弗从小就对马术运动很感兴趣,从6岁开始学骑马了。长大后,她的梦想就是成为世界一流的骑手。
詹妮弗参加比赛,盖茨夫妇也会亲自到现场为她加油打气,现在全美马术协会的排名里,詹妮弗排在障碍赛第19位,已然是国家级选手水平了。
2017年21岁的她在马术比赛中赢得了10万美元奖金,如今个人积累的比赛奖金就已经超过了百万。
巴菲特:内在品质才是一生的财富
生为股神巴菲特的儿子,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是一辈子不用为物质烦恼,是随时享用世界上最好的资源,还是不用努力也可以获得成功呢?
答案是,都不是。巴菲特的儿子彼得,离开大学后,独立生活,不仅要负责音乐室的开销,还有房贷的压力,与普通年轻人没什么两样,为工作和生活不停地打拼,在19岁时,获得有限的财产以后,不再从父亲那里获得任何财产。与普通作曲家和音乐家一样,只能通过自己最新一部作品来体现自身价值。彼得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成为一名优秀的作曲家,赢得美国电视界最高荣誉的“艾美奖”。
彼得说,自己很幸运能够生在巴菲特家族里,并非是物质,其实他从小并没有享受得到过多的物质,而是他从家族里接受非常好的家庭教育,从父亲身上学到很好的人生哲理。
潘石屹:节约能成就未来的财富
偶像剧中的富二代,常常穿梭在高档餐厅,浑身名牌,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而潘石屹的孩子,虽然出生在大富之家,却很少有机会享受奢华生活。在穷苦人家出生的潘石屹从小教导儿子要勤俭节约。潘石屹曾对儿子说“孩子,正是因为你出生在富有的家庭,更需要在生活中学会节省。自己带盒饭,并不是吝啬,而是一种合理的节约。有时候,贫穷反而能成为将来的财富。”见孩子不解,潘石屹干脆讲起了自己当年的故事:“爸爸刚到海南创业的时候,没有钱住宾馆,晚上只能睡在天涯海角的沙滩上,又担心衣裤被流浪汉偷走,每晚临睡前,我都先在沙滩上挖一个深坑,把衣裤埋进去,睡到上面压着才放心。第二天穿上衣服,身上的沙子淅淅沥沥直往下掉。”潘石屹说得风趣,可孩子听了却难过地低下了头。
王健林:给5个亿,让他“交学费”
王健林曾称“给儿子5亿元‘上当20次’交学费”的钱。如今,王思聪的身份是普思投资董事长,万达集团董事。
普思投资,这个PE基金,在王健林眼中,纯粹是给儿子练手用的,在采访中王健林表示:“我不过问他任何投资计划,就准备一些钱,让他自己干5年,上20次当。看看能不能成。
经过6年的发展,现在普思投资的官网上展示出了20个投资案例,其中5家公司已IPO,两家已经申报上市,最成功的一笔有5倍的投资回报。
董明珠:独立和低调
董明珠是位单身母亲,儿子2岁时,丈夫病逝。孩子5岁之前,是在董明珠手上长大的,无论是出差也好,到哪里也好,几乎没有离开过她。
进入格力以来,董明珠儿子一直都是“留守儿童”。董明珠曾想过:“有时,我真想放弃所有的一切,好好地陪儿子。我甚至想,要是我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就好了,也许那样,儿子会更幸福……
在这样的环境下,董明珠的儿子很早就学会了独立的去处理自己的事情。
董明珠的儿子十分低调,他即便有着强大的后台,在外面也从来不和任何人说自己的母亲是谁。甚至有些人还以为他的妈妈是一名律师,因为董明珠的儿子是学律师的。
身为“高、富、帅”,董明珠的儿子应该是众星捧月,开着豪车住着洋房,周围全是美女。然而事实上却截然相反。没有女朋友,开着十几万的小车,工资月薪5000,连房子都是租的!
董明珠的儿子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就连照片网上都找不到。不过每次提到儿子,一脸严肃的董明珠脸上总是会绽开美丽的笑容。这是她的骄傲,除了格力以外,最让她感到自豪的事情。
四、对“富二代”子女,应该如何教育?
应该把“富二代”三个字去掉,这就是个怎样教育子女,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富二代和普通人家子女的区别,无非就是家庭条件优越,除此没大的差别。我不敢说自己有多富,但自认为还算不错,说说我对孩子的教育。最主要就是对钱的认识,儿子在念大三,每月只给他2500块零用钱,以前都是2000,这学期加了500。一直以来上学、放学,都是他自己坐地铁、公交车,我和她妈从没接送过他,哪怕是行李一个人拿不了,也让他分两次拿到学校。儿子从小到大,从没给他过过生日,目的是让他认识到,一个人的生日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日子(我父母也从没给我过过生日)。我和我姐的几个子女,逢年过节也从不互相给红包。希望他对钱有一个清醒的概念,父母的钱不代表是他的钱,他以后生活的好坏,需要靠自己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事实上,我儿子经历的也是绝大多数子女经历的,我并没有刻意地去制造一个艰苦奋斗的环境,只是一个正常的环境,加上正确的引导。在教育方面,儿子比其他子女具有优势的地方,大概就是大多数家长未必能够辅导子女的学业,特别是理科类,而我基本可以做到。子女的教育,我觉得更多的还在于引导,并不是灌输。就像高速公路下桥的匝道,在那里立多少警告牌、画多少骷髅都没用,他该多快还是多快,但是把那匝道设计成弯道,他就只能乖乖地减速下桥。所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重要的是指明一个方向,然后给他规划,让他顺顺利利地按着这条道路下桥。至于他下桥以后走哪条路,就全在于他自己了,那时我也已经老了,他也不需要我来为他规划了。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如何培养李嘉诚孩子(如何培养李嘉诚孩子的能力)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何培养李嘉诚孩子(如何培养李嘉诚孩子的能力)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母婴健康成长群,学习健康育儿,产后瘦身,添加 微信:1533261829 备注:好身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ytcf.com.cn/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