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因为“睡眠迟惰”,才会导致无故情绪差且爱哭闹吗?小孩睡眠不足会怎么样

睡眠不足影响孩子的性格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睡眠不足影响孩子的性格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睡眠不足影响孩子的性格

一、小孩睡眠不足会怎么样

1
肥胖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儿童睡眠时间越多,长大后体重越轻。这项研究每半年对被调查的儿童记录一次体重、身高和脂肪含量,同时在他们3岁、4岁和5岁的时候记录他们的睡眠习惯和物理活动水平。
研究结果发现:
幼儿时期睡眠时间少的儿童在7岁的时候,身体质量指数(BMI)更高。
研究人员推测原因可能是睡眠不足会影响体内激素的水平,使孩子食欲增加导致进食增多,而且是对高热量的食物欲望更为强烈。

所以,出于对孩子体形负责任的考虑,给孩子的睡眠问题把好关,是非常重要的。
2
记忆力衰退,反应迟钝
有人担心睡眠不足会变笨,甚至有新闻指出睡眠不足会造成大脑损伤,导致智商下降。额,都是假的!但睡眠不足,长期熬夜等睡眠问题对孩子记忆力的损害是确实存在的。
大脑是人体能量消耗和运转最频繁的部位。充足的睡眠能保护大脑,恢复精力;
睡眠不足的孩子,第二天的表现多会出现烦躁、萎靡,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等。长此以往,对孩子专注力的形成有极大危害。

那些所谓的学霸是熬夜熬出来的都是骗你的,学霸的正确姿势往往都是早睡早起,这样才能保证一天的旺盛精力,以及保持大脑的充分活力!
3
阻碍生长期身高增长
最不可逆的危害来了!睡眠不足可以从三个方面对身高增长不利:
1、减少生长激素的分泌。
经研究发现,睡眠与身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孩子在睡眠过程中会分泌促进身高增长的生长激素,而只有在深睡眠状态下,生长激素才会处于分泌的高峰阶段,分泌量可以达到白天的5倍。
2、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如果睡眠不足,孩子免疫系统的功能将会受到影响,免疫功能低下时也会造成体内激素分泌的紊乱,从而影响身高的增长。
3、引发诸多心理问题。长期睡眠不足会使孩子变得烦躁,情绪不稳定,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而心理也是影响身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强烈建议孩子尽早上床睡觉。小学生每天应该睡八至十个小时,最好在十点前入睡,初中孩子也要睡满八个小时,切忌少睡、熬夜!

二、孩子是因为“睡眠迟惰”,才会导致无故情绪差且爱哭闹吗?

有一种孩子,似乎从生下来就是上帝派来报恩的,性格温和,吃完睡,醒了自娱自乐,很少哭闹情绪差,这种被称之为“天使宝宝”;还有一种孩子好像是恶魔一样,吃饱了还是哭,睡着了也哭,频繁地哭闹情绪差,让很多妈妈陷入崩溃边缘;当然还有一部分孩子介于“天使”和“恶魔”中间,同样也磨人。

为什么每个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经过研究发现,孩子爱哭闹除了与生理发育有关外,还与家长的育儿方式有关。其中,孩子的睡眠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夜间睡眠充足,白天适当地小睡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智力发育。缺少的睡眠,则很可能变成“睡眠迟惰”,真的很“磨人”。

什么是“睡眠迟惰”?

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晚上没睡好或白天没进行午睡时,整个人感觉没有精神,记忆力思维能力下降,情绪觉得异常的暴躁。作为大人可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因为睡眠不足所引起的“后遗症”,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睡眠问题,但是他们的种种行为表现恰恰是在说明他们“没睡好”。

关于“睡眠迟惰”的定义

“睡眠迟惰”是这样的一种感觉:茫然、混乱、痛苦、不舒服、情绪糟糕、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清醒地思考,尤其不能像“小睡”醒了之后那样清醒地思考。对于孩子来说,“睡眠迟惰”造成的后果比大人更加严重。

过度疲倦的孩子,睡眠迟惰的时间更长

特别是针对于过度疲倦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睡眠迟惰”时间则会持续更长。什么意思呢,就是孩子一整天都感觉在昏昏欲睡又清醒的状态中,做事无法集中注意力、思维不清晰,情绪异常的烦躁。

产生“睡眠迟惰”的原因

产生“睡眠迟惰”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低下所造成的。比如孩子在白天该“小睡”的时间没有睡,在晚上该睡觉的时间不睡觉,硬生生把生物钟的入睡时间晚上推迟,就容易出现“睡眠迟惰”的现象。

孩子情绪差爱哭闹?可能是“睡眠迟惰”在作怪,详解孩子白天小睡的重要性

白天的小睡和孩子夜间的睡眠不同,不同时间的小睡也各有其妙。比如孩子清晨的小睡大多是快波睡眠,而午后的小睡则是慢波睡眠。在通过对儿童的研究中发现快波睡眠有助于修复情感和心理需求,慢波睡眠对于身体发育很重要。

长期性的“小睡”缺乏,会让孩子情绪出现问题,学习效率低下

孩子白天的小睡是为了调整自身的作息机制,让白天的清醒状态达到最佳。如果孩子缺乏小睡,则孩子会产生昏昏入睡的情况,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这种长期性的“小睡”缺乏,会让孩子产生时不时地哭闹、性格暴躁等情绪问题。这是因为孩子总是在抵抗睡意的清晰,更加无法专心从环境中学习。

“小睡”孩子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适应力差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孩子如果小睡不足是有非常多的消极影响的:4~8个月的婴儿如果没有充足的小睡时间,则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活动时间也不能持久。3岁的儿童如果从不进行小睡或是很少进行小睡,那么他们的适应力则会很差,甚至容易出现多动症

不“小睡”,意味着缺少睡眠

白天的“小睡”相当于给大脑一个“休整期”,让大脑得到短暂的休息后保持充足的活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孩子的小睡时间如果很短或是从不小睡的话,他们晚上连续睡眠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有些家长会选择减少孩子白天小睡的时间,让孩子晚上能够早点睡觉。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在傍晚或是晚上表现得异常爱哭闹,这就是减少白天小睡付出的代价。

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白天“小睡”的习惯?这份“小睡”指南请收好

有儿童研究表明:在褪黑色素水平低的时候进行大量的快波睡眠,会促进大脑快速发育成熟。3、4个月大的孩子睡眠状态还处于发展过程中,由于身体各项睡眠状态不协调,导致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睡眠状态,所以会出现各种睡眠哭闹和睡眠迟惰的现象。这时培养培养孩子白天“小睡”的习惯非常有必要。

0-3个月的孩子,顺应他们的睡眠需求

出生6周内的孩子,他们有着一种天生的“特异功能”,那就是随时随地想睡就睡了,不受外界任何因素的影响。2个月后的大的孩子,他们的睡眠质量逐渐开始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但由于他们的睡眠状态还未发育完善,仍然会出现睡眠昼夜颠倒。

在孩子0-3个月这个阶段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顺应孩子的睡眠需求,不强求他们什么时候该醒、什么时候该睡,更不要刻意把熟睡的孩子叫起来喝奶。

孩子白天小睡时间点把控

关于孩子小睡的时间点,有这样一份计算公式:孩子晚上睡觉的时间和早晨自然醒的时间中间值,然后将这个中间值往后推迟1~2个小时,就是孩子小睡的最佳时间点。如孩子晚上10点睡觉,早上8点起床,白天小睡的时间点就是下午3点。

孩子白天小睡次数

1~3个月的孩子:白天小睡时间在4~5次左右;

4个月的孩子:3~4次;

5~8个月的孩子:3次左右;

9~18个月的孩子:2次左右

18~4岁的孩子:1次左右。

CiCi妈小贴士之:如何培养孩子的夜间睡眠习惯

孩子在3个月之后,大脑会分泌影响睡眠的褪黑色素。这种激素的作用就是制造孩子的睡意,大多数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昼夜分明的情况。也就是孩子在3、4个月的时候会出现突然地睡整觉现象。如何培养呢?这几个点很关键:

①睡眠环境准备:晚上睡前给孩子洗澡、喝奶后把灯光调暗,尽量保持环境的安静,培养睡前仪式感;

②捕捉睡眠信号:当孩子出现打哈欠、揉眼睛、烦躁、吸吮变慢等睡眠信号时,及时进行哄睡;

③哄睡:选用合适孩子的哄睡方式(抱哄、拍背、安抚奶嘴等)对孩子进行哄睡。

三、宝宝睡眠不好,有什么危害?

一次朋友A带我去她朋友开的一个饭馆吃饭,吃饭时老板娘的孩子非常不怕生的来和我们玩,我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就问老板:你女儿几岁了。老板说6岁了。我吓了一跳,这孩子和我们家菁菁4岁时的个子差不多。

我一问,孩子的身长才103厘米,已经是下等的身高了。体重也才是29斤。也是下等的体重。所以孩子整个看起来就像4岁的孩子。

我说孩子是不是挑食啊,老板娘说:孩子一直跟着我们早上6点多就起来了,我们要去市场买菜,晚上我们要10点多才关门。回家洗澡再睡觉就是12点了,吃饭还好,不是特别挑食。

所以这个小女孩就是明显的睡不好导致生长发育受了影响。

再聊下去,孩子上学学校的成绩也是非常一般,因为睡眠不足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学老师总是投诉孩子上班不认真。而且孩子的记性也不太好,老师布置什么作业孩子回到家经常是忘记了。

所以睡眠不足对于孩子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

睡不好对孩子的来说会有以下这些影响:

1、影响身高体重

一次乡下开讲座,一个奶奶背着瘦瘦的孩子来听课,之后奶奶说:你说要喝奶,我这个孩子现在快2岁了,一个月还要喝四听奶粉,为什么都不长啊!

后来我了解到孩子白天几乎只喝一次奶,其他的奶都是晚上喝的,一天晚上要喝三四次奶,不喝就不睡觉。搞得奶奶带这个孩子自己都瘦了好几斤。

我告诉奶奶:到孩子2岁后白天喝二次奶这样就可以了,加起来有500毫升的奶就够了。晚上要让孩子睡好,对于孩子来说睡得好比吃得好更重要,更加可以长身体。

宝宝的长得高不高和生长激素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生长激素在宝宝进入深度睡眠后才会释放出来。

剥夺孩子的睡眠就相当于剥夺了他们的生长权。

2、影响孩子健康

我们白天吃进去的营养在晚上睡觉时才能更好的利用,如果宝宝经常睡眠不足,营养也利用不好。

睡不好人也没有精神,胃口也会变少,吃不好,消化不好,当然细菌病毒也很容易趁虚而入了。孩子就容易生病了。

3、影响大脑的发育

每一个宝宝都是大头孩子,0到6岁是宝宝大脑形成的关键时期。大人如果睡不好都会感觉第二天记忆力会下降,而孩子大脑快速发育更需要睡眠。

熟睡之后脑部的血液流量明显增加,更有利于促进脑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孩子智力的发育,经常睡眠不足则会破坏脑部海马神经区域(主管记忆的),所以睡眠不足对宝宝的记忆力破坏是不可弥补的。

有些宝宝是精力充沛的宝宝,每天睡得比较少却还是很有活力,吃得好玩得好,那说明也是没有问题的。这类宝宝可能因为爱学习,大脑处于兴奋的时间会比较多。

4、影响宝宝情商

还记得以前一个家长说自己的孩子经常发脾气,后来我了解到孩子经常换睡眠环境,而孩子比较认床,每次一换床睡眠就不好,孩子第二天脾气就更差。

睡眠不足会对大脑中产生积极情绪的海马体造成伤害,而人的情绪就会变得消极。

婴幼儿对于自己情绪的调控能力还有限,如果加上经常睡不好,那么就整天发脾气,发脾气习惯了孩子的性格自然不会太好。

菁妈寄语:睡不好比吃不好更伤身体,特别是处于生长发育快速发展期的儿童。家长一定要用心。

四、宝宝睡觉突然抖一下是什么原因,睡眠不足有什么影响?

一、宝宝睡觉时突然发抖的原因。

1大脑发育不完善,宝宝大脑的神经系统不够完善,大脑对四肢的控制不够好,睡觉时做梦等因素都会引起颤抖。

2可能是有些宝贝妈妈有晚上喂孩子睡觉的习惯。婴儿吃得太多就会睡着。胃里的食物还没有完全消化,脑神经还处于兴奋状态。睡眠质量不好也会导致宝宝动。

3卧室的光线太强。人在睡觉的时候,光线会让睡着的人感到不安,尤其是婴儿。如果光线太强,会影响宝宝的睡眠,即使入睡,也会降低睡眠质量。

4如果摇晃发生的过于频繁,建议家长为孩子去医院就诊。因为现有医学表明,寄生虫、佝偻病、贫血等疾病在儿童睡眠中也会表现出这个问题。

二、新生儿睡眠剥夺有什么影响?

1影响身体发育。新生婴儿一天24小时都有生长激素分泌。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以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和身高。如果宝宝睡眠不足,会导致生物钟的混乱,干扰和抑制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延缓甚至阻碍孩子的身体发育。

2影响精神状态和智力发育。孩子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生长发育,如大脑皮层、脑细胞、脑神经的发育,从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睡眠处于“生命金字塔”的最底层。如果这种最低层次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精神烦躁、焦虑、情绪不稳定。

3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睡眠不足会使人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

4影响心理健康:睡眠不足的孩子容易抑郁、易怒,或焦虑、抑郁、孤独,会严重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从生理需要来说,新生婴儿的睡眠时间是18-20小时。小学生每天要有9-10个小时的睡眠,初中生每天要有8-9个小时的睡眠。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睡眠不足影响孩子的性格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睡眠不足影响孩子的性格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母婴健康成长群,学习健康育儿,产后瘦身,添加 微信:1533261829  备注:好身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mwj2023@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ytcf.com.cn/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