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勇敢培养孩子的精神_勇敢培养孩子的精神有哪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怎么教育孩子做一个勇敢坚强的人?
第一,告诉孩子,困难并不是坏事。
要让孩子明白困难并不可怕,那是他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只有战胜了困难,自己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要告诉孩子: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很多困难,正是经历了这些困难,才让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也正是这些困难,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这样,孩子才能以更乐观、更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和战胜困难。
第二,帮助孩子树立面对困难的信心。
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害怕困难,无法积极面对困难。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心里播下乐观、自信的种子,让孩子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想的是“我能!我会!我最棒!”
第三,鼓励孩子敢于尝试。
孩子天生就是积极的,从他能睁开眼睛那天起,就尝试着到处看看;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行动时,他开始到处乱爬,到处乱摸,见什么咬什么……总之,他什么都想尝试一下,正因为他还小,做事情很容易出错,所以,每次尝试可能都会换来我们的大声呵斥:“不准!”“不要做,危险!”……我们用各种语言提醒孩子不要去尝试,久而久之,孩子将变得不愿尝试。等他们再大一点,就会变得该做的事情也懒得去做,从而产生严重的惰性。
因此,当孩子想要去尝试一件事情时,我们要相信他,鼓励他,让他大胆去尝试。这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还能激发孩子主动探索的兴趣,进而有利于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如何培养孩子勇敢的性格
培养建议一:不阻止孩子的探索精神
孩子天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并且希望能够有所尝试,这种敢于探索的精神说明孩子并不怯懦。而且,人类之所以可以长足发展,就是因为勇敢的人们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当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时候,如果害怕和恐惧占据了他的内心,相信发现电灯的科学家就另有其人了。
大卫·休伯尔是加拿大著名神经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做化学实验。他父母也并没有因为做实验有危险就阻止他。于是,他堂而皇之地把家中的地下室变成了小实验室。
15岁那年,他想用砂糖等原料造一颗“炸弹”,但担心会把小实验室炸坏,就在院子里试验。结果,试验虽然成功了,但巨大爆炸力把他击倒在地,幸好没有受伤。
爆炸发生后,休伯尔的父母并没有责骂他,也没有禁止他做实验,而是对他说:“做实验必须要讲科学,要严谨,容不得半点侥幸和想当然。这样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父母的支持使他更大胆地投入到科学试验中,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取得了巨大的研究成果,最终荣获了诺贝尔奖。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支持孩子的探索活动。孩子都喜欢玩泥沙和水,父母不要怕孩子玩得太脏就制止。而且,有的孩子总是喜欢走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路,在他眼里这比平坦的路有意思多了。其实,这些都是孩子敢于探索的表现,父母要让孩子充分自由地活动,才不会使孩子变得怯懦而不敢尝试。
培养建议二:多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很多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怯懦是对周围世界的陌生,孩子内心的好奇与害怕不断交错是很正常的。父母可以通过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和胆怯的心理。
一个3岁小男孩对家附近广场上的体育器材非常感兴趣,但大多数设施对于他而言,显得有些高不可攀,他既想玩,又害怕。父亲为了让他学会克服畏惧心理,就每天帮助他在这里锻炼。
首先是高低杠,但是最低的杠也比他高得多。父亲把他抱上去,让他双手抓紧,然后父亲放手,让他悬在上面。当然,父亲在下面随时准备接住他。刚开始,他悬在上面时,二眼紧闭,双手直抖,脸色煞白,大叫不止。他抓不了几秒钟就从上面掉了下来,父亲接住他后,就不断地鼓励他。
孩子听到父亲的鼓励,胆子慢慢变得大起来,一次比一次抓的时间长。后来,父亲虽然站在下面,但他就可以一抓抓好长时间,还一边悬在上面,一边得意洋洋地冲着父亲微笑。
就这样,在父亲的帮助下,广场上的很多体育设施被他征服了,他也从中克服恐惧心理,体会了勇敢的`滋味。
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比如:登山、攀岩、游泳、骑马等,通过这些竞技练习,孩子的勇气和耐力都会得以提升。当然,这过程中少不了父母的陪伴、引导和鼓励,在父母的支持下,孩子就会逐渐地勇敢起来。
培养建议三:别让孩子的勇敢变成鲁莽
勇敢经常和机智在一起,一个勇敢的人是不缺乏理智的,而没有理智的胆大妄为就是鲁莽。如果不会游泳的人纵身跳入水中救人,这不是勇敢,而是鲁莽,因为他没有能力救别人,反而有可能葬送自己的生命。
刘翔,一个中国人为他而骄傲的名字。当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的时候,刘翔又让中国人着实期待了一把。然而,在正式比赛的之前,刘翔因为脚伤试跑两次之后居然转身走出了体育场,刘翔放弃了,全国人民为此哗然。
但是,更多的人对刘翔的行为是一种理解。刘翔不是怯懦,而是理智。相信他在试跑中流露出疼苦表情的时候,有两个人更关心的是他的身体,而不是他的成绩,这两个人就是他的父母。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留得刘翔的健康在,还会害怕刘翔跑不出中国人的骄傲?如果刘翔当时“勇敢”地拼死一战,说不定他也会永别赛场或者落下终身残疾。相信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父母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时,要让孩子知道勇敢和鲁莽的区别,要让孩子知道:只有伴随理智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
【小结】
有人说:“没有勇敢,你得不到幸福,得不到自由,甚至连爱情也得不到。其实,完全可以说,没有勇敢,你得不到任何东西。”任何一个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得不到幸福、自由、爱情和梦想。那么,只有有勇气的孩子才敢于去争取这一切。而在孩子争取之前,父母有没有把如何做才是勇敢表演给孩子?只有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是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不怯懦、不后退,孩子才会真正用勇敢的精神去演绎人生。
三、怎么教育孩子勇敢有哪些方法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多父母都把孩子捧在手心里,不让孩子受一点挫折,孩子也就没有了勇敢的心。所以,我特地整理了以下培养孩子勇敢品质的方法。
培养孩子勇敢品质的方法
父母当先,行为表率
在生活中遇到宝贝摔伤、擦伤、打针、上药等情况时,虽然父母看了心里着急,但还是要镇定,对宝贝说:“一点儿小伤,没问题。”这样的神情行为会给宝贝很好的暗示,使他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面对。如果父母一惊一咋的话,宝贝反而会紧张地大哭起来。
父母要做宝贝的表率。如果意志坚强,做事具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力,那么宝贝也会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意志品质。
内心有爱,个性坚强
内心有爱的人才会是坚强的人。平日里要注意培养宝贝对他人、对社会的爱,只有和爱心相结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以爱作支撑的坚强,才是持久的坚强。因此,爱心教育是宝贝意志品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宝贝关爱他人的能力不是自发的,而是在与环境和他人的交往中逐渐养成的。这种能力最初产生于其他人对宝贝的关爱:亲人之爱、手足之爱、伙伴之爱。生活中妈咪可以引导宝贝树立对他人友爱的态度,帮助宝贝把握恰当的表达爱的行为方式,这样会使宝贝感到安全、舒适、愉快,并自然地模拟父母,去关爱别人。
独立活动,树立信心
应尽可能让宝贝独立活动,如让他自己穿衣、收拾玩具、吃饭等。宝贝在做这些事情时,要克服肌肉尚不成熟,让手和眼协调一致工作,以逐渐达到熟练。在不断尝试过程中,宝贝的意志力就可得到锻炼。如果宝贝做得不好,也不必急忙去帮助,应该“先等一会儿”,让他自己克服困难去解决。当他经过努力终于获得胜利的满足感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也就随之增强。
多种方法,有勇有谋
面对困难,一种方法不行,鼓励宝贝多想想,多试几种方法,灵活解决困难。比如,让宝贝去推一个很重的大箱子,宝贝推不动,怎么办呢?让宝贝试着把箱子里面的东西先拿出来,再推箱子;或者,让小宝贝在亲子小组聚会的时候,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来推这个重重的箱子。让宝贝懂得,多种方法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经常受到类似情景的启发,宝贝就会养成遇事多动脑筋,有勇有谋的性格特点。
增加交往,多见世面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当一个人见多识广,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意识和判断时,他面对困难,往往有常人所不具备的智慧与勇气。小宝贝也一样,出生之后妈咪就应常带宝贝参加亲子聚会,见不同的人,听不同的事,让宝贝懂得各种场合中应该如何礼貌应对。持之以恒,宝贝渐渐能养成一种不惧人、不惧事,凡事应对自如的坦然之气。
培养孩子勇敢的建议
1、不要强迫孩子否认令他们感到害怕的事物及掩盖他们的恐惧感。
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当孩子感到你承认他们害怕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时候,他才会相信你对解除他的害怕所做的解释。做父母的要正确对待孩子所害怕的事物。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教给孩子关于某些事物的知识。如有的孩子害怕猫、狗等小动物,父母就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有关这些动物的小故事,并告诉他们这些动物一般不会伤害人,但要学会与它相处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帮孩子增强安全感。
2、要注重父母的榜样力量。
孩子特别爱模仿自己父母的言行,因而,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影响极大,父母应该以自己无所畏惧的形象来影响孩子。另外,父母还应该坦率地承认自己也曾害怕过某些东西,但现在已经不再害怕它们了。这样,孩子就会明白,他并不是世界唯一害怕这些事物的人。从你的身上他可以知道,这些事物并不那么可怕,是可以被征服的,恐惧的心理便会得到克服。
3、要按照孩子的方式消除他们的惧怕心理。
孩子们从小就从小人书和童话故事里知道了鬼怪的故事,因而惧怕鬼怪,这时给他们讲唯物论是无用的。有效的办法是对孩子说他是勇敢的孩子,当他在屋里时鬼怪是不敢跑进来的,或者说鬼怪怕好孩子等。这样,孩子便很容易接受你的话,并消除惧怕心理。
4、要了解孩子真正害怕的事。
孩子们往往言行不一地掩盖他们真正所害怕的事情。如一些孩子每当父母要外出时总是哭闹不止,不让父母出去,而实际上他是怕一个人呆在屋子里。因此,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言行,了解他真正害怕的事情,然后对症下药加以解决。
5、要注意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要鼓励孩子自己去面对困难,克服其依赖性,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能力、有办法应付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要对孩子过分呵护,要相信他们自己能够做到很多我们认为他们难以做到的事情。
总之,要培养出勇敢的孩子,父母们就要从自身做起,并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独立性。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正渐渐成为一个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敢的孩子!
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的技巧
1、先天因素。爸爸妈妈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孩子遗传了他们的特点。
2、环境因素。现在大多数人都住在楼房,一家一户的封闭环境使孩子缺乏与其他孩子交往的生活空间,造成孩子孤独、胆怯的性格。
3、教育不当。有的爸爸妈妈在孩子哭闹时,经常用“鬼”、“妖怪”等来吓唬孩子;有的是在孩子要外出玩耍时,用“外面有骗子,会把你骗走,卖到山里去”等话语来打消孩子外出的念头,使孩子的心理产生一种不信任别人,不安全的感觉;还有的对孩子期望过高,一旦孩子做错了事,轻则训斥重则打骂,使孩子因怕失败而退缩……
4、切身的体验。当孩子满怀信心地在成人面前表现自己时,得到的不是表扬而是嘲笑、挖苦,使得孩子灰心丧气;当孩子打过一次针后,切肤之痛使他下一次再到医院就会害怕……
猜你喜欢:
1. 教育孩子善良的名言
2. 教育孩子心得演讲稿
3. 鼓励孩子勇敢的小故事
4. 优秀家长教育孩子有哪些心得体会
5. 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四、孩子为什么遇事怯懦?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机智、勇敢,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却胆小又怯懦。例如,有的孩子,看到父母不在身边,他就会害怕、哭闹;有的孩子怕黑,有的孩子怕痛,有的孩子怕“鬼”,有的孩子甚至怕某种声音。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害怕”的情绪呢?卡卡妈觉得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父母经常吓唬孩子
虽然父母都很疼爱孩子,但是在孩子哭闹,或者不听话的时候,父母也会因为觉得心烦,而使用恐吓的方式,来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
例如,孩子晚上不肯睡觉,妈妈会对孩子说:“如果你再不睡觉,大灰狼就要来抓你了。”这种恐吓孩子的话语,很容易令孩子失去安全感而变得胆小、怯懦的。
二、孩子的生活范围过小
孩子的生活圈子太窄,也会令孩子变得胆小。例如,有的父母工作忙,平时总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而老人因为腿脚不方便,或者其它原因,整天都和孩子呆在家里,令孩子一连几天都见不到陌生人。
我就认识一位两岁多的孩子,平时星期一至星期六,都是奶奶陪着他呆在家里不出门的,只有星期天爸爸妈妈休息了,才会带她到小区。因为平时见的陌生人少,这孩子特别胆小,看到不认识的人走近他,他就会很能紧张,甚至会放声大哭。
三、父母对孩子的限制过多
孩子年纪小,自我保护意识差,父母担心孩子会遇到危险,所以对孩子的活动加以限制,是很正常的。但是,限制孩子的活动,一定要适当,不能对孩子进行过多的限制。更不能告诉孩子,外界很多事物都是洪水猛兽,不让孩子碰。不然,孩子会因为没有勇气去尝试,而不能获取知识和经验的。
三招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如果孩子胆小、害羞,那么,他在面对陌生人,或者置身于不熟悉的环境中时,会显得局促不安的。他会不敢与人坦率地、自然地交往;在学习和生活上,不但缺乏主动性,还会信心和勇气,所以,胆小的孩子,很容易错过很多机会。
因此,父母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具体应该怎样做呢?大家不妨参考一下卡卡妈的建议。
一、找出孩子“胆小”的原因
孩子胆小,肯定是有原因的。因此,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孩子,想办法找出孩子让感到“恐惧”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引导。
- 一般情况下,年纪小的孩子,会怕黑、怕鬼怪,怕陌生人;
- 年龄稍大的孩子,会怕失败,怕被人孤立、怕失去亲人等等。
二、帮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孩子害怕的东西很多,父母在找出孩子恐惧的原因后,就要想办法鼓励和引导孩子,让孩子克服恐惧的心理。
例如,如果孩子怕黑,父母可以跟孩子聊一聊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让孩子明白,白天和黑夜,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如果孩子怕狗,那么,父母就要教孩子,遇到狗时应该怎样做,可以避免狗的攻击。
三、多带孩子参加挑战
父母克服了孩子的恐惧心理后,还可以多带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挑战,让孩子变得更勇敢。
例如,父母平时在保障了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带孩子去登山、探险、骑马、攀岩等等,让孩子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锻炼孩子的体能,提高孩子的勇气。
结语:
卡卡妈觉得,孩子胆小,缺乏勇气,与父母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平时对待困难或者危险,都是选择逃避的,那么,又怎么能培养出勇敢的孩子呢?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也应该做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好榜样,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积极想办法解决。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勇敢培养孩子的精神_勇敢培养孩子的精神有哪些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勇敢培养孩子的精神_勇敢培养孩子的精神有哪些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母婴健康成长群,学习健康育儿,产后瘦身,添加 微信:1533261829 备注:好身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ytcf.com.cn/5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