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让教小孩学会数学加减法?如何交孩子学加减法

怎么叫孩子学习减法_如何教孩子做减法运算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怎么叫孩子学习减法_如何教孩子做减法运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怎么叫孩子学习减法_如何教孩子做减法运算

一、如何交孩子学加减法

第一步: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要求是:
1、 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下数.
2、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例如:老师说:从4开始数;从12开始数.
3、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例:老师说:从4开始倒数,从12开始倒数.
数数是小班的学习内容,我们老师觉得应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会.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很多孩子只会从“1”开始数,如果你让他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数了.或者说孩子不知道从9—10、19—20、29—30这种整数上跳数.
第二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
例如:5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从5往前数,往后数,从
11往前数,往后数.
第三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7与8哪个大?12与4哪个大?
第四步,让孩子学会念题.很多孩子会看题,但不会念题.孩子知道“+”、“-”的方式,
却不知道读法.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念到“加”时,就是
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
第五步,教会孩子认识个位与十位,让孩子熟练地说出两位数中的个位是几,十位是几?
例如:15,个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进行计算:
1、数手指加减法:
加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在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
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后面的数开始点手指,15后面
是16,点两个手指就是16、17,那么就15+2=17.
减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
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的前面数开始倒数,15前面是14,
倒数2个手指就是13,那么15-2=13.
加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加就是5+2=7,十位与十位相加就是
1,那么15+2=17
减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减就是5-2=3,十位与十位相减
1-0=1,那么15-2=13.
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数手指”只适合两个数中有一个是单数的加法算式,因为如果两个数都是双数,那么手指就不够用了;而“个、十位相加减法”虽难学些,但能适用于所有算式计算,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建议用“个、十位相加减法”.

二、怎么能让教小孩学会数学加减法?

首先要看看孩子的数学教科书,从书中可以知道孩子是通过哪种方式学习的。
不要随便按自己的方式去教孩子,如果孩子理解能力强,他可能接受了,如果差一点,孩子只会更加混乱。
其一,学前儿童学计算,在于启蒙,主要是让孩子对计算有兴趣,活化头脑,发展思维,不在于要学得多,学得深,所以,不要追求运算的难度
其二,要根据孩子的可能与需要施教,孩子们学数学是存在差异的,如果孩子有可能、有需要学,就应该施教,若孩子有困难、有反感,就不要强加于孩子。
想让孩子真正的理解加减的意义,那么,就要让孩子操作实物,不断的练习,从练习中理解。
我还是推荐这一种,因为都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理解加减的意义才能真正的让孩子的思维得到锻炼。
加法,实际上就是:将两个集合和在一起,变成一个集合。
减法:将一个集合分开,分成两个。
孩子真正的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不是算会那道题,而是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比如:6个苹果,可以分成2个和4个苹果,也可以反过来说是4个和2个苹果,同时,2个和4个苹果(或者4个苹果和2个苹果)合起来就是6个苹果。也就是说:
1、从分解组合开始教孩子,一边分,一边用语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说出来,能说出来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
2、从5以内的开始。先从分解2开始。
3、每次分开后表述完,要记得在合起来。
二、打基础的方法
1、学数数
学计算之前先学数数,这谁都知道,但是利用多种数数形式来为计算打基础,却被相当多的父母所忽视。不少父母在孩子会唱读1~100之后就认为孩子已学会了数数
,而可以教计算了,但实际上孩子并没有真正建立数的概念,也没有真正掌握计数的技巧。
数数的内容其实很多,除了要建立数的一对一的概念以外,还要包括多种数数的技能,主要形式有:
①N加1,即按递增1的顺序正着数,这是学N加1计算的基础;
②N减1,即按递减1的顺序倒着数,这是学N减1计算的基础;
③数单数,建立奇数概念;
④数双数,建立偶数概念;
⑤逢10数,建立进位概念;
⑥逢5数,将5作为一个基本单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数技能,因为在提高数数和计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仅次于10。2、计算N加1,凡是能正着依次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增1个的幼儿,都能轻而易举地学会计算N加1,包括10加1、20加1、99加1乃至100加1。
3、计算N减1,凡是能倒着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减1个的幼儿都能学会计算N减1的题,包括11减1,21减1、100减1乃至101减1。
4、整10相加或相减,如10加10、20加10、……90加10,凡是会逢10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增或递减10个的幼儿都能很容易地学会。
5、整5相加或相减,如0加5、5加5、10加5乃至95加5,凡是会逢5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递增或递减5个的幼儿,掌握起来并不难。
6、计算10加N,包括10加1、10加2……10加9,幼儿一旦理解10加几就等于十几,不仅能快速运算10加N,还能推广至20加N、30加N乃至90加N。
7、两个相同数相加,包括1加1、2加2……9加9,对于会数双数的幼儿,当发现两个相同的数相加后的结果都是双数时,便会很容易地学会运算这类题。教学实践发
现,幼儿普遍对两个相同数相加的题有自发的关注与兴趣,因而幼儿对这组题的掌握往往要先于10以内非N加1的题。
8、计算两数之和等于10的题,包括1加9、2加8、3加7、4加6及5加5,这组题的熟练与否对于进行10以上的运算是至关重要的。
9、口算(20以内),当幼儿已掌握了上述技能之后,就可以做20以内的口算题了。父母应注意提醒幼儿学会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技能来推算其它题,如由2加2等于4而推知2加3等于5,由3加7等于10而推知3加6等于9,9加9等于18而推知9加8等于17,等等。
10、竖式笔算(100以内),口算100以内的数即使是对学龄儿童也是不容易的,可是列成竖式之后,凡具备上述技能的学龄前幼儿稍加指点即可完成运算,因为一道
两位数相加的题列成竖式后实际上就变成了两道一位数相加的题。目前,5岁左右的幼儿都在幼儿园里学会了书写阿拉伯数字,因而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独立的竖
式运算是完全可能的。
关于学习进退位运算的做法,提供家长一些参考:
1、要练习10以内的运算,这是进位退位运算的基础,10以内的运算清楚了就好办,不然,10以后的运算就会糊涂。
2、要让孩子认识两位数数字的结构,分辨“十位”和“个位”,例如“14”,包含一个“10”,一个“4”,特别是十位的“1”,要明白它是代表“10”,只有搞清楚了,才能接受两位数的运算。
3、两位数的运算,适合将“横式”与“竖式”结合起来运算,竖式的十位与个位的关系更明显一些,不是给孩子讲这些“术语”,而是让孩子通过感性理解。
4、若孩子运算有困难,就提供小物品让孩子边摆弄边运算,例如,14减5不会算,就让孩子取14颗蚕豆辅助运算,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很具体的,要让孩子在需要的时候,运用“实物”这个“拐棍”,有助于提高运算能力。
5、运算的进程要分步走,先练习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搞清楚了以后,再进行进位和退位的运算。进位和退位的难度是较大的,不要着急
在教孩子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时候,可以经常编一些小故事,让孩子参与其中,不知不觉孩子就学会了运算。而且,每次孩子都对这种小故事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
趣,学起加减运算来非常轻松。
1、学习年龄:
对于学前儿童,很多家长希望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唐诗宋词,加减乘除,样样成竹在胸,追求学习难度,希望在起跑时就赢过他人,你可知学的过多,学的过深,并没有太大好处,在学前阶段,对孩子进行运算的启蒙更加关键。让孩子对计算有兴趣,活化头脑,发展思维对日后的数学学习都能打下基础。
2、学习兴趣:
孩子的特性各不相同,有人喜欢古文古诗,有人热爱书法绘画,对于数学的教育,家长重在培养兴趣,因材施教。如果孩子有可能、有需要学,就应该施教,若孩子有困难、有反感,就不要强加于孩子。
3、学习具体方法:
练习10以内的运算,是数学的基础。数学的学习重在总结归纳,只需熟练掌握一部分知识,就可以以此类推,10以内的运算足够让孩子了解进位退位的运算法则,家长应该给予重视。
在孩子完全掌握10以内
运算后,深入至两位数运算,不可操之过急,首先让孩子认识两位数数字的结构,分辨十位和个位,例如14,包含一个10,一个4,特别是十位的1,要明白它是代表10,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不会搞混。
在弄清个十位关系后,适合将横式与竖式结合起来运算,竖式的十位与个位的关系更明显一些,不是给孩子讲这些术语,而是让孩子通过感性理解。家长给孩子做出示范,让孩子寻找规律。若成效不大,可以通过一些实物做出辅助运算,学前儿童的
思维是很具体的,要让孩子在需要的时候,运用实物这个拐棍,有助于提高运算能力。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细心教育你的孩子,让他们感受父母的爱,让他们了解父母的期待。明白孩子的自身情况制定一个好计划。
三、编故事的方法
我在教孩子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时候,经常编一些小故事,让孩子参与其中,不知不觉孩子就学会了运算。而且,每次孩子都对这种小故事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学起加减运算来非常轻松。
比如,学习8的加减法,我编了一个这样的小故事,其中经常和孩子互动一下,互相提问,甚至让孩子把故事编下去:
小猴子要买8个苹果送给奶奶。它来到市场上,看见红苹果挺诱人的,绿苹果也挺好的,于是,这两种苹果它一样买了几个。(红苹果买5个,绿苹果买几个?)
小猴子拎着装了8个苹果的框高高兴兴地往奶奶家走去。路上同小猪撞了一下,结果撞掉一个苹果,它们都不知道。(这时还剩几个苹果了?)
小猪是小猴子的好朋友,见到小猴很高兴。小猪说口渴了,小猴子就给小猪一个苹果解渴。(这时还剩几个苹果?)
看到小猪吃苹果吃得津津有味的,小猴子也想吃,于是它也拿了一个苹果吃了起来。(这时还剩几个苹果?)
突然,背后响起一声狮子的吼声:“吼——”不好了,狮子看见小猴子了,快跑啊!小猴子拎着框使劲往前跑,框里的苹果噼里啪啦地往外掉。
好不容易跑到奶奶家了,狮子也没有追来,小猴子终于松了口气。小猴子把苹果送给奶奶,可是它往框里一看:“咦?怎么只剩下2个苹果了呢?”
奶奶听完小猴子讲的途中的遭遇后,哈哈笑了起来。奶奶对小猴子说:“你来了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就这样,故事讲完了。讲的过程中我还不时让孩子算算还有几个苹果,而后面的遇到狮子的事情也是孩子自己编出来的。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既让孩子开拓了思维,又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三、怎样教孩子学加减法

怎样教孩子学加减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那么接触数学的最基础的一项就是加减法,但是对于计算能力不太好的孩子们来说,学会加减法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本文内容是教大家怎样教孩子学加减法,请看看吧!

怎样教孩子学加减法1

1、学习年龄:

对于学前儿童,很多家长希望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唐诗宋词,加减乘除,样样成竹在胸,追求学习难度,希望在起跑时就赢过他人,你可知学的过多,学的过深,并没有太大好处,在学前阶段,对孩子进行运算的启蒙更加关键。让孩子对计算有兴趣,活化头脑,发展思维对日后的数学学习都能打下基础。

2、学习兴趣:

孩子的特性各不相同,有人喜欢古文古诗,有人热爱书法绘画,对于数学的教育,家长重在培养兴趣,因材施教。如果孩子有可能、有需要学,就应该施教,若孩子有困难、有反感,就不要强加于孩子。

3、学习具体方法:

练习10以内的运算,是数学的基础。数学的学习重在总结归纳,只需熟练掌握一部分知识,就可以以此类推,10以内的运算足够让孩子了解进位退位的运算法则,家长应该给予重视。

在孩子完全掌握10以内运算后,深入至两位数运算,不可操之过急,首先让孩子认识两位数数字的结构,分辨“十位”和“个位”,例如“14”,包含一个“10”,一个“4”,特别是十位的“1”,要明白它是代表“10”,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不会搞混。

在弄清个十位关系后,适合将“横式”与“竖式”结合起来运算,竖式的十位与个位的关系更明显一些,不是给孩子讲这些“术语”,而是让孩子通过感性理解。家长给孩子做出示范,让孩子寻找规律。若成效不大,可以通过一些实物做出辅助运算,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很具体的’,要让孩子在需要的时候,运用“实物”这个“拐棍”,有助于提高运算能力。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细心教育你的孩子,让他们感受父母的爱,让他们了解父母的期待。明白孩子的自身情况制定一个好计划。孩子的美好未来,从教会孩子加减法开始。

怎样教孩子学加减法2

1、 送宝宝去早教中心学习。

宝宝在早教中心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学前知识,对于加减法,数字,语言等有了初步的概念之后,才能有利于今后的学习。父母可以在宝宝上课的时候旁听,从老师那里学习到方法之后,再教宝宝回家练习加减法。

2、给宝宝讲解加减法的概念和重要性。

父母可以结合加减法的教学教程,从最开始的数字开始,强化记忆之后,宝宝才能对加减法有初步的认识,才会更快的接受这方面的知识。

3、不要盲目的根据自己小时候的学习方法教宝宝。

教科书都在逐步的改进过程中,教学方法也不一样,最新式的教学方法才是适合宝宝的,盲目的教宝宝加减法,只会让宝宝对于现在的教学不能接受,出现混淆,对学习加减法不利。

4、多鼓励,少批评。

宝宝在做加减法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错误,但是,也不能批评宝宝,言语犀利,要多鼓励宝宝,让宝宝保持学习的上进心。

四、怎样教孩子学加减法

孩子学加减法的步骤

有的孩子还没有理解数字的含义,家长就让孩子接触加减法。导致孩子根本不懂什么意思,只能委屈巴巴的“背”下算式来,导致数学越来越差,越不理解就越不想学…

想让孩子学会数运算,就要从教孩子理解数字的含义开始,循序渐进的过渡到加减法。

而幼儿的数字启蒙可以分为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认数与数数

这个阶段是孩子数学启蒙的基础阶段。

2岁之前的孩子通常在这个阶段进行认数与数数。

有的孩子可能先认识了数字,然后学会了数数;有的孩子可能先学会了数数之后才认识了数字。认数与数数没有前后顺序,只与孩子的兴趣习惯有关。

1

认数。
认数能力与孩子的记忆力有关。代表孩子认识了这个数字。

此项技能代表孩子认识了1-10的“数”。

2

数数。

孩子学会自己数出1-10。

此项技能代表孩子认识了1-10的“量”。

在这里,助教推荐家长们可以准备一些小尺寸、好抓握的物品作为数数的材料,推荐:方块积木、硬币、糖果等。

3

理解总数。

孩子在理解了认数与数数以后,问「一共有多少」时,能立马回答出正确的数字。

刚开始,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点数,来帮助孩子理解“总数”的概念。

第二阶段 数量匹配

当孩子能根据数好的物品数量找出正确的数字后,就能进行数字与数量的匹配,也就是根据数字安排对应数量的物品。

第三阶段 等式匹配

这里的等式并非指的是加减法的等式,而是数与数之间的比较、分拆和组合。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么叫孩子学习减法_如何教孩子做减法运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怎么叫孩子学习减法_如何教孩子做减法运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母婴健康成长群,学习健康育儿,产后瘦身,添加 微信:1533261829  备注:好身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mwj2023@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ytcf.com.cn/5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