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孩子会数数(怎么培养孩子数数的兴趣)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怎么培养孩子会数数(怎么培养孩子数数的兴趣)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计数能力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计数能力,孩子的心理成长路上家长是不能缺席的,孩子的压力可能来源于父母的高要求,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得到父母的认可,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每个家长都在操心的,下面我分享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计数能力方法。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计数能力1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计数能力
1-3岁的孩子思维处于萌芽阶段,计数能力很低,此阶段孩子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认识直观、形象,知识贫乏,经验不足,最初的计数是口头数数,只是机械地按1、2、3、4、5的顺序唱数,并不理解数字所表示的内容,带有“顺口溜”的性质。3岁以前的孩子口头数数一般是1~10之间,能理解4以内的实际意义,形成最初的数的概念。
那么,如何发展1~3岁孩子的计数能力呢?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多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或实物,从模仿计数开始,最初学口头数数。
2、运用比数法教孩子计数。将颜色或形状不同的两种教具从左到右,上下对应排成两行,让孩子观察每一种教具的数量,再比较两组物体是否一样多,然后在下一行教具的后面再增加一个,使孩子清楚地看到一个数添上1,形成一个新数,这个数代表比以前多1个。
3、同时运用孩子的各种感官(听觉、触觉、运动觉等)练习数数,并学说总数,如听听钟敲了几下,摸摸有几块积木等。
4、在各种游戏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孩子练习计数。
5、用寻找法,让幼儿加深理解4以内各数的实际意义。
此外,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教孩子数学计数,要以幼儿的方向为准,从左到右点数,如运用桌上的教具示范点数,成人的方向要与幼儿的方向一致。
2、教计数,要注意通过各种实物,逐步理解数的概念。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计数能力2
分分类,配配对
取红色、黄色、白色等不同颜色的小球各若干。家长任意取出一种颜色的小球,让孩子取颜色相同的小球,进行配对。当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时,还可以进行“看谁拿得对和快”的游戏。
母婴提示:也可以准备一些颜色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物体,让小孩分类、配对,以训练小孩对图形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链接:**分类。准备一副**牌,让孩子按花色形状分成几堆,如按方块和红心等。随后,可以让孩子按红色和黑色分类,最后可按数字分类。这是一种学习颜色、形状和数字概念的极佳的游戏。
适合年龄:2岁-2岁半
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家长在生活中要多对孩子进行“数量与数字的’积累”教育,如和小孩一边走,一边说:“1步,2步,3步……”或是带孩子去动物园看动物,也可以数给孩子听,并鼓励孩子自己数一数:“1只猴子,2只猴子……”总之,让小孩数生活里一切能数的东西,培养孩子对数与量的理解能力,并学会数10以下的数字。同时还要注意小孩逻辑能力的培养,如让孩子比较远近。家长可以问小孩:“妈妈现在离电视机近还是离床近?”“你现在离爸爸远还是离妈妈远?”
上一上,数一数(数数,理解数字)
妈妈和孩子各站在楼梯的两端,妈妈喊“开始”,两人一起往上走,边上边领着孩子数:“1个台阶,2个台阶……”数到10的时候,可以重新开始数。这样反复多次,然后给出一个数字,让小孩上相同的台阶数,一般不要超过10。
母婴提示:所上楼梯不宜太陡,并且要注意对小孩的扶护。
比一比,哪个近(比较远近)
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了解远与近的概念,同时还能锻炼孩子控制力度的能力。
家长准备2~3颗小球、1条粗一点的线。将线拉直放在地上,家长与孩子分别拿着一颗小球,然后看谁能将小球滚得离线最近。开始几次,由家长告诉孩子哪个离线近,哪个离得远。慢慢地,让小孩判断游戏的结果,比较哪个小球离线最近。
母婴提示:小球大小、轻重要适中,以免小孩误吞或砸伤自己。
链接:**接龙。准备一副**,先让小孩把不同的花色归类,然后根据大小顺序依次排列起来。还可以用**比大小,帮助孩子熟悉数字、理解数字。
适合年龄:2岁半-3岁
俗话说:“3岁小孩粘人精。”这个年龄的小孩对任何事物态度认真,凡事喜欢追根究底,“动手动脚”。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坏毛病哦。小宝贝们之所以这么“调皮捣蛋”,正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简单的逻辑思考,可以运用自己了解的数目、概念及工具架构自己的小世界了。因此,大人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耐心,给小天才们更多思考的机会和动手的机会,给他们更多的主动权,如从识别图形改为画出认识的图形,让孩子组合、拆分一些结构较复杂的物品,让孩子做一些简单小实验等。
谁的厚(比较厚薄)
准备几本薄厚不同的书。让孩子拿一本小画书,你拿一本更厚一点的书,同孩子比较,说:“我的书比你的书厚。”“你的书比我的书薄。”然后,鼓励孩子寻找一本更厚的书,孩子就可以说上边的话,其后你再找一本更厚的,依此类推。以后可以倒过来玩:“我的书比你的薄。”“你的书比我的厚。”
母婴提示:这种游戏也可以用于比较被子、衣服等其他物品。
冰块到哪里去了(因果关系,逻辑能力)
准备一块冰块,先让小孩摸一摸冰块,感受一下冰凉,让小孩记住冰是凉的。把冰块放进不透明的杯子,倒进热水,盖上杯子。过上几分钟,让小孩打开杯盖,看看杯子里的冰块:是不是变小了?还是不见了?让小孩想一想:冰块到哪里去了?然后,再取一块冰块放进透明玻璃杯,倒进热水,让小孩仔细观察冰块慢慢变小、直至消失的过程。并告诉他(她)这种现象叫“融化”,冰遇到热水就会融化,变成水。“看一看,杯里的水不是变多了?”
母婴提示:冰块体积要稍大些,使小孩能更好地观察清楚冰融化的过程,并感觉到杯子里的水在增加。
链接:量一量。给孩子一把尺,教小孩认识尺寸,并让他(她)去量一些物体,如枕头、小板凳等。也可以用尺子或一定长度的绳子来测量身高或桌子、床等物品的长度。
二、如何借助于具体的事物教小孩数数?
在入学之前父母是可以教孩子一些简单的知识的,比如让孩子学会一到一百的数法。这样做不仅能够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也能够让孩子的记忆力提高,让孩子学了更多的知识。所以教孩子学数数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一定要重视起来,不能够忽视这方面的教学。那父母该如何借助于具体的事物教小孩数数?
父母可以利用小孩子的手指和脚趾教孩子学数数。
小孩子的手指和脚趾有20个,所以它们也是教孩子学数数的具体的事物。父母可以有效的利用小孩子的手指和脚趾,让孩子学会1~20的数法。因为手指和脚趾是一种具体的事物,能够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特别有趣的。父母可以先让孩子学会1~10的数法,然后再逐渐的递增,将小孩子的脚趾也加进来,让小孩子学会1~20的数法。这种方法是非常好的,小编的姐姐就曾经利用这种方法将小编的侄子学会了数数,并且也学会了1~20的加减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陪孩子的一种玩耍,能够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让关系更加亲近。
父母可以利用家里的蔬菜水果来教孩子学数数。
每个家庭中都是会购买一些蔬菜水果的,比如说买一条黄瓜,一个茄子,或者几个苹果,几个橘子。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有效的利用这些蔬菜水果,教孩子学会数数。蔬菜水果的颜色是比较丰富的,并且也是看得见摸得着,这能够让孩子学会数数,并且在手术的过程中也能够明白这种物品的名字就能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所以小编是特别推崇这种方法的,如果你的小孩子不会数数,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去教孩子。
三、如何提升幼儿计数能力
提升幼儿计数能力,您是否总是为孩子的计数能力忧心忡忡?接下来由我为大家整理了提升幼儿计数能力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招数一、抓紧日常零碎时间
教孩子计数并不是非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这除了让计数变得呆板无趣外没有其他的任何好处。所以,家长应该抓住日常生活的零碎时间,在日常的对话、游戏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习计数。
招数二、学会运用实物实物
可以帮助孩子形象直观的了解该事物的数量,所以,家长在最初教孩子计数的`过程中,应该以实物为主,这样孩子才能具体的明白计数的含义。
招数三、巧用对比法
家长可以尝试将某种颜色、大小完全一样的东西一一对应的排成两行,然后再在某一行上增加一个,这样孩子就能明确数量多少的对比。这不仅简化了教的过程,而且能够给孩子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招数四、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
计数不仅仅是孩子脑部运动的过程,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的运用能够加深孩子对于学习过程的记忆。比如,可以让孩子听硬币掉落的声音来计数有几块硬币。
招数五、让孩子主动参与
教孩子计数不是一个“家长讲孩子听”的枯燥过程。家长完全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孩子。比方让孩子找出3个苹果。这些都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总结:家长在教孩子计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从幼儿的思维角度出发,另外多用实物。毕竟孩子的抽象思维发展并不完善,实物更有利于孩子理解。据相关研究表明:3-5岁的孩子能够掌握10以内数的概念。而5-6岁的孩子就能掌握20以内数的概念。所以,家长一定不能忽视孩子的计数能力,要多引导孩子数数,培养孩子最初的计数概念。
四、怎样教孩子数数?
我孩子读中班时候,1到20数不清楚,老师要我们家长多多辅导。每天晚上,自己拿手动制作的数字卡片让孩子学习,刚开始按顺序,后面打乱顺序,特别是“6”和“9”,起初很难记得住,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记住,现在读大班,基本上100以内的数字随便认了,一些简单的加减法也没多大问题了。 其实,不论家长,还是老师,都要有一个认识,同样的知识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说,接受程度是不同的,有些孩子接受快,有些孩子接受慢。作为家长要有耐心,不要因为暂时没有学会而埋怨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否则以后的学习只能说越来越糟糕了。 孩子的成长如同农作物的生长。家长要有耐心,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重视孩子成长的过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 教育是农业,要静待花期! 花期未到时,家长和老师,只需要做好浇水、施肥、除草、捉虫的工作!我们的孩子犹如鲜花 都会开出芬芳的花朵 有些孩子开的早 有些孩子开的晚 多给点时间 他们总会开放 如果没有开 他肯定是一棵树 一棵参天大树五岁的孩子抽象思维已经开始萌发,数数是孩子可以掌握的一项能力。我结合自家两岁半孩子相关情况来说一说。一、 数数需点数,一一对应 。可以选乐高积木做工具,点1数1,点2数2。要让孩子明白一一对应,不能只是光嘴里练练,背背。我家孩子两岁多,认知能力有限,目前点数只能认识123和很多,其他就不会了,5岁孩子应该认知更深一点。二、 利用生活中出现的数字 。比如说带孩子一起叠衣服,可以一件一件的数,数到哪,手指到哪。或者带孩子走楼梯,从1开始数。自家孩子1-10数字主要就是坐电梯每次提醒记住的。 三、 利用一些童书和动画片引导孩子 。比如《首先一个苹果》、《数数小狗有几只》等。数学思维比较抽象,但生活中其实还是经常用到,对于幼儿来说,如果能从生活中领会到一些基础,比起坐在课堂上学到的往往更牢固,孩子接受起来也更轻松,而且不会太枯燥。作为一名家长,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件有趣味的事情!让孩子觉得有趣,相信学会数数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五岁的孩子正是启蒙的好时候。是孩子开始从形象感知世界走向抽象感知世界的良好开端。而数学就是通过抽象手段认识世界,服务生活的手段之一。因此,正确教会孩子数数,是培养孩子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 有些家长在教孩子数数时一开始就走向了误区:我见过有的家长这样教孩子:“来,跟我数数。”然后就开始“1、2、3……10……”的反复的数,孩子就反复的学。聪明的孩子很快就数到了20。这样学会的数数不利于今后学习数学。 怎样教孩子数数才能有利于孩子今后数学能力的培养呢?我就来说说自己的浅见: 一、体现数字由“具象到抽象,然后再到具象”的过程 教孩子数数,不要只是口头上123456……的数,要教孩子数实物,如数玩具,当然也可以数水果、糖果之类。看到的,拿到的实物就是具象,然后再数,让数字和实物一一对应,让孩子在脑子里建立实物和数字的关联,同时还要更换实物,让他知道,一个橘子是“1”,一个苹果也是“1”;5个糖果是“5”,5个玩具也是“5”。这样,不用你说,孩子就感受到,1、2、3、4、5……不是哪一个固定的实物,而只是表示“多少”的数。这就完成了数字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第二步,你说一个数字,让孩子拿出与数字相应的实物。这样,就完成了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了。 这样教会孩子数数,已经不是孤立的数字,而是能够反应生活、反应世界的数字。 二,教孩子数数的阶段性 1、1到9的教学 上面的陈述已经说明。就是结合实物反复练习。不再赘述。 2、0的教学 在教会孩子1到9的数字之后,找一个容器,让孩子将实物放进容器,然后再取出,练习1到9的数字。当孩子把容器里的实物拿完之后,你问孩子,容器中的数字是几?然后告诉他:“这就是0。” 这是孩子对“0”的初始概念,至于“0”的其他意义,到以后用到的时候再丰富起来。 3、10的教学 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是“10”进制数字,因此,“10”是个关键,也是个转折点。教好“10”是教好孩子数学的必要途径。 使用教具,可用三个容器并排放置,这代表三个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但是绝对不能现在说,而是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感悟。(当然,总有说的时候,但绝不是现在。)在让孩子复习“0至9”的时候要把实物放在表示个位的容器里。再加一个,告诉他这是“10”。但是此时你要把是个实物固定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体。然后放在代表十位的容器里,并且明确表示“我们有一个10了”。这时候你要有意提示,原来表示个位的容器还有几? 这样就建立了“10”的概念。此时要及时延伸,再往表示个位的容器里放实物,边放边数“11、12、13……”,每次数的时候有意识的指指那10个固定在一起的实物。让孩子知道“10”和后面的“1、2、3、4……”不是一个数位上的。直到完成“20”。把第二个“10个”实物固定在一起,并放入表示十位的容器里,你再强调一次“2个10了”。如此继续延伸,但是剩下的让孩子自己完成。直到90。 至于以后的教学以此类推。告诉孩子10个“10”是多少。一百以内的数字教学就完成了。 各位朋友,以上只是个人的浅见,权作抛砖引玉。有什么高见敬请指教。 每个家长,在自己的孩子学会说话后,基本上教自己的孩子数数。有的孩子在学习数数时,有的数得又对又快,有的却数得不好。那么怎样教孩子数得又对又快呢? 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告诉我们,孩子对具体形象的物体的认识较清楚,对抽象的物体的认识较模糊。根据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家长在告诉孩子数数时,要出示具体的物体,告诉孩子数数。如告诉孩子数8这个数,就出示8个小石子,!让孩子去数,数过几遍后,再让孩子去数身边有8个的物体,把抽象的8,经过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孩子对8这个数有较深刻的认识。对于数其它数,当数到几时,就出示与这个数字相一致的物体,再结合数身边与之相符的物体。这样,把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物体相结合,孩子不但会数得好,而且能对这个数所表示的多少有较深的认识。 总之,家长在教孩子数数时,要结合具体的物体去教,这样容易让孩子数得快,数得好。 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没有逻辑和抽象的能力,要用实物为例,帮助孩子建立数量关系。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么培养孩子会数数(怎么培养孩子数数的兴趣)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怎么培养孩子会数数(怎么培养孩子数数的兴趣)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母婴健康成长群,学习健康育儿,产后瘦身,添加 微信:1533261829 备注:好身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ytcf.com.cn/5969.html